11-21
2025

【南方日报】赛道“上新”!万千气象看广州

浏览:

拼竞技,也是拼经济。一场十五运会,让世界看到了广州的“硬实力”!


今年,广州在产业赛道上“火力全开”:前10月,全市累计新引进产业项目2394个,预计投资总额超4800亿元。其中,投资或产值/营收超十亿元的项目165个。


在这场围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变革中,广州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蓝图,从数字经济到低空经济,从生物医药到新型储能,迎来全球企业的“跨赛道产业大会师”。




赛场内外,皆是“广州智造”的高光时刻


如果说体育竞技比拼的是人类极限,那么承办赛事考验的则是城市的技术实力。


这场全运会,本质上是一场城市级的场景革命——


无人驾驶车,成了“火炬手”。当搭载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的埃安霸王龙Robotaxi稳稳护送圣火穿越广州,全运会史上首次无人驾驶火炬接力就此诞生!



机器狗,化身赛场“全能打工人”。田径赛场上最忙的是谁?不是运动员,而是广州动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狗。标枪、铁饼、链球,统统包揽,十秒内精准回收。这也是国内赛事首次大规模启用机器狗。


智慧服务矩阵,在赛场外大显身手。全运会主新闻中心内,酷库智能的“AI咖啡师”只需要90秒就能制作一杯带有全运主题拉花图案的“冠军咖啡”;广州街头,文远知行带来的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成为赛事期间的“智慧动脉”。这些看似分散的应用,共同勾勒出广州智能制造的完整生态。


硅谷战略与创新咨询专家杰弗里·摩尔提出的“技术采纳生命周期”理论中提到,任何新技术都要经历从创新者到早期采用者,最后进入主流市场的过程。


可以说,广州是把全运会变成了最大的“早期采用者”,让前沿技术跳过漫长的市场教育,直接接受全民检阅。


从全运赛场到城市街道,技术的快速迭代印证着广州产业生态的活力。当赛事落幕,这些经过实战检验的新技术、新产品将走向更广阔的应用场景,继续在城市治理、产业升级、民生服务中发光发热。


开幕式现场。



资本赛道,见证“广州价值”的硬核突围


不是所有城市,都能让技术变黄金。


当不少城市还在为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发愁时,广州企业在资本市场用实力演绎了一场“创新变现”的精彩大戏。


新消费出海军团,打造全球爆款。农业无人机龙头极飞科技冲刺港交所,凭借10.66亿元年收稳坐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第二把交椅,更亮眼的是其海外营收占比突破34.8%,堪称“科技出海”典范;名创优品旗下的潮玩品牌TOP TOY在9月递交港股申请,以19.09亿元营收跻身中国潮玩行业前三,让“广州设计”成功征服全球年轻人!



自动驾驶双雄,成为港股“双子星”。11月6日,港交所迎来历史性时刻:来自广州的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双双敲钟,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上市。这不仅创造了自动驾驶行业新纪录,更印证了全球投资者对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坚定看好。



硬核科技天团,改写产业格局。粤芯半导体启动IPO,用8年时间改写广州“缺芯”历史;必贝特医药凭借核心抗癌技术闯关科创板,让资本“活水”精准注入研发关键环节;瑞立科密登陆深交所,成为汽车电控制动领域新标杆……这支“智造天团”的集体爆发,展现了广州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


资本的眼光最是雪亮。广州硬科技企业密集登陆资本市场的背后,是资本用脚投票的逻辑转变。过去看政策红利,现在看技术厚度;过去看企业规模,现在看产业协同。


广州凭什么?企业的价值藏在科研“硬实力”里。


刚刚发布的“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显示,广州从第八位强势跃升至第六位,一举超越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湾区;2024年广州全社会研发经费首次超过千亿元大关,是全国唯一实现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十年增长的一线城市。


眼下,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拥抱广州,与这座城市共同书写着“技术变现黄金,创新定义未来”的精彩篇章。



全球舞台,见证“广州引力”的双向奔赴


广州这座“千年商都”,正将“引力场”的边界拓展至全球。


它不再仅仅是“世界工厂”,而是通过吸引外资与推动出海的双向互动,成长为一片能催生全球合作、引领产业创新的热土。



今年以来,广州收到一份份沉甸甸的外资“信任票”:


4月,三菱重工在南沙开建其海外最大的燃机核心部件制造基地。

6月,汇丰全球培训中心投入使用。

7月,全球最大的科学分析仪器制造商、世界500强企业赛默飞世尔落户黄埔。

8月,联合利华建成其在华智能制造新标杆。

9月,鹏瑞利集团启动投资百亿的大湾区旗舰医养项目;全球知名的香氛与美容企业奇华顿在广州建设华南研发生产中心;盖伦基金会与广州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的战略合作正式启航。

11月,日产汽车揭牌成立在华首个合资整车进出口公司——日产进出口(广州)有限公司;西门子交通、工控国际、佳都科技在广州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立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合资公司……


这些项目与合作都展现出三个鲜明特征: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战略意义深远。


这不仅仅是招商引资的胜利,更是一场深刻的“城市进阶”。这种“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表明广州正从传统的“制造基地”向全球价值链的“战略节点”转型升级。


外资看中的不再是廉价劳动力,而是广州完整的产业链和澎湃的创新动能。全球企业带着技术来,带着升级走;广州提供舞台,也收获成长。


今年前三季度,广州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633家,外商对广州营商环境投下的最直观的“信任票”,再次充分体现了全球资本对广州的坚定信心。


在外资“引进来”的同时,广州的外贸出口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



今年前10月,广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02万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2.1%,占广东省外贸总值的13.1%。其中,出口6823.6亿元,同比增长20.5%,增速居全国主要(前十)外贸城市首位、广东省21个地市首位。


这也是广州市外贸规模历史上首度在前10月突破万亿,为全省外贸增速贡献1.5个百分点。


外资与外贸的双双走高,共同印证了广州城市竞争力的实质性提升。这座城市正在重新定义“开放”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打开大门,而是搭建一个让全球资源都能找到位置、发挥价值的超级舞台。


来源:南方日报


即将呈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