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制造=?广州工控给出答案→
浏览:
近日,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
在广州召开
围绕“开展人工智能有组织科研攻关
拓展人工智能新赛道新场景”主题
粤商代表与省长面对面对话
共谋发展良策
广州工控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广军
受邀参加并在会上交流发言

景广军
发展“人工智能+制造”是广东制造业当家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企业多场景落地,离不开技术底座、数据中台和应用平台的共同作用。建议鼓励省内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制造业企业,开放内部海量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实施“人工智能+制造”场景创新应用示范推广行动,推动数据提质、扩容和流通,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制造业企业第46位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第68位
人工智能产业链分链主企业
广州工控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
围绕工业制造关键环节加快技术攻关
取得了一定成效
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
今天带你看广州工控
在工业智能领域的强大科技实力
智能车间塑造生产流程
忙碌的生产线上,焊接机器人灵活而精准地对钢板进行焊接;智能管理平台大屏上,生产进度、设备运行状态等情况一目了然......在广州工控各个制造企业,智能车间重新塑造了生产流程,智能化生产场景随处可见。
在位于四川德阳的广日股份数字化示范产业园内,其通过5G工业互联网、工厂集成管控可视化、数字孪生等多项先进制造技术打造的数字化车间,可实现全年2.5万台电梯、3.5万台电梯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及5万台电梯的运输能力。

图丨广日股份数字化示范产业园
润邦海洋通过打造海工船舶装备数字制造与数字化工厂管理平台,利用切割、吊装、焊接等基础生产设备IoT数据接入,构建生产制造场景数字孪生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产品质量。
智能研发推动技术革新
广州工控在工业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领域也积累了丰富的的研发生产经验。鼎汉技术的铁路货车装载状态智能监视系统、铁路机车乘务员值乘标准化智能分析系统、城轨车辆全景彩色图像智能检测分析系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建设。
其中,铁路货车装载视频智能监视系统率先将人工智能检测引入货检领域,通过运用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等AI技术,使货检作业从“能看到、看得清”升级为“能看懂、会思考”,解决人工货检效率低以及传统视频货检图像模糊等问题。该系统在国内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五项、发明专利一项,引领“货检”领域的发展新方向。

图丨鼎汉技术城轨车辆全景彩色图像智能检测分析系统
山河智能5G智能钻机远程遥控舱集5G通信技术、视频融合技术、人工智能、自动钻凿等先进技术于一体。通过稳定的5G网络,操作人员可在遥控舱内对数百公里外的钻机进行远程操控,完成钻孔、取样等一系列繁复的钻凿作业,面前的大屏幕同时清晰呈现钻机工作现场的实时景象,各项数据指标一览无余,为我国矿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丨山河智能5G智能钻机远程遥控舱
工业互联网赋能行业升级
在2023年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优秀场景名单上,广日电梯打造的“设备运行优化-面向电梯全生命周期的运行管理优化场景”赫然在列。该场景核心系统,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的电梯运行监控系统“广日云平台”,是行业内领先的电梯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应急救援平台。

图丨广日电梯打造的“广日云平台”
该平台实现7x24小时全天候对电梯运行、维护保养、应急救援等全方位的远程监控与智慧化管理,目前已接入在运行电梯超4.8万台,有效化解了电梯安全管理中人力、应急救援等问题,推动电梯维保从定期维保模式向更高效科学的按需维保模式转变。
广州工控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另一标志性成果,由山河智能打造的“山河祥云”,则聚焦工程机械装备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国家级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
该平台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将5G+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平台紧密结合,对各类工程机械装备进行远程监控、施工数据实时呈现、施工过程监管等,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发展。
一家家企业搭上人工智能“快车”
实现转型升级的“蝶变”
截至目前,广州工控已有
国际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
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个
国家级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2个
国家级绿色制造企业4家
将不断推动制造业向
更高层次的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