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2024

“创新”起笔 广州工控集团这样绘就“制造强企”画卷

浏览:

在成立之初

广州工控集团便肩负起

完善广州工业体系的使命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四载春秋,硕果芳华

再度上榜《财富》世界500强

位列第394位



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0家

专精特新企业72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10家

......

在一个个鲜活滚烫的数字背后

广州工控集团是如何描绘出

一幅“制造强企”画卷的?


以“创新”为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作为广州市属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广州工控集团聚焦主责主业,持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在一次次实践中寻求创新突破,推动新型工业化攀高向新。


近年来,广州工控集团研发经费年均增长率超20%,拥有超230个国家和省市级研发平台。凭借一系列创新性探索,广州工控集团产出了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创新成果。


图丨山河智能研发生产的工程机械装备


在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上,广州工控集团取得的成效尤其令人瞩目。其自主培育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广钢气体打破外资垄断,实现了超高纯电子大宗气体的国产替代,其中开发亚超临界CO₂装备技术,成为全球极少数掌握亚超临界CO₂输送技术的公司;旗下山河智能深耕工程机械装备领域,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套油气管道装备,解决了国际最大管径(1422毫米)油气管道的现场高质量焊接难题。


图丨广钢气体电子大宗气体生产现场


在探索与创新的征途上,广州工控集团从未止步。2023年,集团14项科技成果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及国际先进以上,涉及工程装备、海工装备、家电压缩机、电线电缆、轨道交通等产业领域,带动销售收入271亿元。


今年4月,广州工控科技创新总院正式组建,形成以集团为核心、企业紧密联动、外部高校科研院所聚力协同的三级创新生态,将推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工业化应用。


以“智造”为要


随着数字化深入发展,5G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重新重塑着传统制造业,广州工控集团亦投身于智能化升级的浪潮中,打造行业领先的智慧工厂。目前,集团拥有2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数字化的应用场景在广州工控集团随处可见。


在旗下广日股份数字化示范产业园,应用5G工业互联网、工厂集成管控可视化、数字孪生等多项先进制造技术打造的数字化车间,可实现全年2.5万台电梯、3.5万台电梯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及5万台电梯的运输能力。旗下万宝压缩机投资10亿元广州从化打造的智能工厂,生产时间比传统方式缩短了20%,实现5秒生产一台制冷压缩机,产品质量水平提升30%。


图丨万宝压缩机从化工厂


广州工控集团不仅在生产流程中实现了智能化,更通过融合数智手段,积极拓展工业互联网领域,推动企业向“制造+服务”模式转型。7x24小时全天候对电梯进行全方位远程监控管理的“广日云平台”,聚焦工程机械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山河祥云”,都是这一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图丨山河智能打造的“山河祥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以“开放”为念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大型制造业集团,广州工控集团始终致力于在国际舞台上拓展合作,通过深化与世界各地的交流与协作,不断提升自身的开放性和国际竞争力。


目前,广州工控集团生产制造的超230类产品远销至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化布局不仅体现在销售网络,更在研发和生产领域实现了深度融合。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比利时、韩国、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均设有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加强了与全球市场的联系,也确保了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和国际化标准。


图丨润邦股份KOCH散货物料处理装备斗轮挖掘机在阿联酋项目上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快“出海”步伐,集团不断加快海外平台建设,成立工控国际,立足海洋工程板块、汽车零部件板块、家电板块以及合资企业等业务势能,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完善国际化产业链布局;并在德国设立国际工业创新港暨欧洲办事处,以此为桥头堡,深度挖掘全球产业合作机会,推动广州智造在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助力培育广州经济发展新动能。


图丨今年5月,中欧(广州)产业转化基地启动


与此同时,广州工控集团与德凯集团、浩亭技术集团、科思创集团等德国企业在离岸检测、先进技术定向研发、新兴材料等领域签订合作协议,持续拓展国际业务。


以创新、智造、开放为驱动力

致力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广州工控集团正在全力构建一个

创新引领高效智能的新型工业化典范

持续向世界一流的

创新驱动型工业投资集团迈进!

即将呈现,敬请期待